Wu Chi-Yu 吳其育 » 文字

文字/ 評論

 


 

策展學 ISSUE 9 策反遺忘

白浪與非家: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

文/吳其育、陳璽安

 


 

關於封閉世界和推測性遭遇的筆記
作者: 李雨潔, 鄭文琦 (中譯) / 編輯: 鄭文琦

 

數位荒原heath.tw

 


 

 

Published by 數位荒原

作者: 鄭文琦 / 編輯: 王冠婷

出處: 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

 

「〈人族〉鏡頭始於從人類瞳孔淡出眼球的特寫,後停留於頭足動物的瞳孔特寫。與瞳孔同時出現的旁白『這是我們的時代,不是你,不是我』拉開序幕,觀眾依序看見史前人類頭骨、博物館陳列的史前生態模型、演化樹,還有更多的遠古生物群像。然後,鏡頭突然切入某處海洋,在這一段裡旁白從『1862年的龍目海峽⋯』展開,關於峇里島與龍目島兩邊生物差異的華萊士線,在更多海洋鏡頭與地理名詞、分界線的敘述之後,鏡頭再次切換回到眼球—嵌合著另一顆眼球,再以電腦合成轉換至地球嵌合著另一顆地球的影像。轉述至此時,地表(包含陸地、海洋)與太空,眼球與星球,人與物的動態尺度,皆化為環環相扣的對立符號系統。而這些符號群的運作參照,則是跨越物種分類的趨同演化。」

 


 

Cicada Channel ISSUE 4: Air Asia

Published by Cicada Channel

 

https://www.wuchiyu.com/cicada-channel-issue4/

 


 

Cicada Channel ISSUE 5: Nosedive

Published by Cicada Channel

 

https://www.wuchiyu.com/cicada-channel-issue5/

 


 

 

從南中國海看見空氣—VR體驗後的人生筆記
作者: 吳其育

 

一段飛航行經南中國海的旅程(去新加坡進駐的計劃),一個位於前空軍總司令部的現地製作,一段看了蘿瑞‧安德森與黃心建的《沙中房間》、陶亞倫的《時間全景》和陳芯宜的《留給未來的殘影》的VR作品體驗,在漂浮與飛行中思考天空,三個關於天空、漂浮與飛行的經驗。當自己在VR影像中飛起的那一瞬間,有時心曠神怡有時心驚腳軟,不知自己是不是跟體驗《火車進站》時倉皇逃走的觀眾一樣。包含了身體感知的觀影方式延伸了未來天空的想像,這片不可見但又在數位時代中持續複雜的空氣、大氣,讓人漂浮的影像成為一種與之共生、呼吸的方法。雙眼的立體視覺幫助人類認識現實環境,同時也幫助人類認識幻覺,漂浮的觀看是否就真的能看清楚未來的空氣?這是一篇看完VR的人生筆記。

 


 

「再基地:當實驗成為態度」的觀看之道: 速論高重黎、吳其育的複合影像裝置
文:孫松榮

 
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ssy/2018123002?fbclid=IwAR101Gtq9IN887j6K4Vh7PxyRRfB878fshMifL8vNtdtz4uzeEpgKKZSqS0

 


 

群島資料庫,數位荒原, 2017

 

投影法:哥打峇魯影像紀錄與誤解筆記
Map Projection: Notes and Misreading of the Video Making in Kota Bharu

 

藝術家吳其育在他與「群島資料庫」的合作出版項目「閱讀清單」裡訪談了兩位哥打峇魯的獨立書店負責人:薩伊迪(Zaidi Musa)與埃茲米爾(Ezzmer Daruh)。本文則是吳其育在結束這樣北馬之旅後,透過「地圖投影法」、在假日市場上的見聞,及「你從哪來?」「要去哪裡」的提問方式等等不同線索,重寫了關於遠方、過去與過去的遠方的影像集體誤讀與詮釋經驗。

 


 

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藝文, 2017

 

吳其育個展的政治性虛構:如何看見洞穴中的複雜蜃景?

文:方彥翔

 
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71507

 

…我們都不是、也不應該成為帝國觀看機器的補給品,我們的愛情也不應該成為光學實驗室中的藍本。於是我們需要一再演練這種找尋幻覺與拒絕幻覺的技術,就猶如在洞穴中希望尋找到複雜蜃景。

 


 

ARTFORUM.COM.CN 2017.05.25

 

吴其育谈“时间91平方米”

 

http://www.artforum.com.cn/words/10593#

 

我觉得讨论未来是个很重要的事情。对我来说,想象未来是在当下面对不断到来的时间的动力,也是生活下去的目标。台湾的情况有点像是被锁在讨论过去,可能因为过去的体制下有太多不合理的认知,所以现在需要花很大工夫去讨论这些认知…

 


 

數位荒原 ISSUE 31 : 在記憶抵觸時, 2017

 

聲線計劃:地理記事三則

 

作者: 吳其育, 沈森森, 致穎
編輯: Tenn, Bun-ki

 

http://www.heath.tw/nml-article/sound-route-three-notes-on-geography/

 

聲響總是稍縱即逝,然而在不斷加疊的歷史長流中,聲音也許能夠協助我們有效對抗過度的物質積累,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地理、移民和當代性。〈聲線計劃:地理記事三則〉是吳其育、沈森森、致穎等三位發起《聲線計劃》聲音考察計劃的藝術家,在荷蘭、日本、印尼等地考察時隨手寫下的研究筆記,嘗試從聲響、樂音和地理的相對位置書寫,重新爬梳近代歷史的可能進程。

 


 

第六屆首爾藝術空間-衿川工作年鑑, 2013

 

吳其育:重新連結事物與世界

文:王柏偉

 

https://www.wuchiyu.com/seoul-art-space-geumcheon-2013-zh/

 

” …這種邏輯摧毀了生活世界中原本的混雜性與多樣性,導致生命的蒼白與意義的貧乏,對吳其育來說,藝術能夠為這個世界提供的,是深化生命與意義兩者的豐富性,重新創造人、事物、動物與世界之間的關聯性。 ”